各有关系部及教师:
沧州市社科联近期发布了2017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指南,并开始接受课题申报,有意申报的老师请于3月28日前将有关材料送交学校科研科。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研究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及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深入研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二、课题要求
1、课题设计论证要求。课题申请负责人要认真组织课题设计论证。基础理论研究选题要针对学术问题,应用研究选题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课题论证要严格按照《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申请书》的要求逐项填写,确保质量。
2、新申报课题内容不得与往年课题内容重复,或简单修改再申报,否则不予立项。
3、限项要求:每人只限申报课题一项(包括参加者);在研项目未结题的,不得申报;
4、课题经申请批准立项后,在形成研究成果时不得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三年内不得申报。
5、申请结项需在当年11月20日前或次年4月20日前报送结项材料,逾期不予受理。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课题负责人需向市社科联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市社科联批准后,可延期半年。
6、申报截止时间:2017年3月28日。
7、材料要求:《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两份,电子版发送至科研科邮箱(hbwekyk@126.com)。
科研科
2017-3-10
2017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xls
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申请书.doc
2017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选题范围
1. 沧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
2. 着力打造沧州装备制造业、渤海新区现代产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为承接京津冀产业提供有力载体和平台
3.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
4. 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特色基地、专业园区建设,积极构筑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产业支撑
5. 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研究
6. 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三大经济板块”问题研究
7. 以黄骅大港为龙头,将现代化物流业建成我市支柱产业
8. 加强与环渤海、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研究
9. 发挥渤海新区龙头作用,大力发展沿海经济
10. 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推动我市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11.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转型升级
12. 突出创新驱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研究
13. 发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向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研究
15. 优化发展环境,壮大实体经济发展
16. 探索创办“规模大、质量好、产业层次高”的中外合作园区的路径研究
17.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传统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18. 沧州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研究
19.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关系,突出沧州特色,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要求,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20. 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和加快城镇化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特色小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22.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3. 打造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4. 围绕沿海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沧州区域定位,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研究
25.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沧州农业品牌战略研究
27. 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和加快城镇化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研究
28.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29.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30. 建设特色农业、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平探索研究
31. 金丝小枣、泊头鸭梨产业化发展研究
32.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提高农业综合生成能力问题研究
33. 加快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研究
34. 加快我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推广的研究
35. 贯彻协同发展战略,有效推动节能减排
36. 依法加强环境治理,突进生态之城建设
37. 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研究
38. 加强散煤治理和排放管控研究
39.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40. 沧州创新用人机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探索研
41. 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积极就业研究
42. 沧州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43.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探索与研究
44.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45. 如何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中引导医院摆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46.推进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结合,应对人口老龄化
47.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48.加快中心城区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步伐,缓解入学(园)难
49.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50.提高扶贫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打好脱贫攻坚战
51.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路径研究
52. 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大平台
53. 建设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化体系
54.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建设平安畅通大道研究
55.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建设研究
56. 沧州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管理研究
57.“沧州好人”对推动沧州道德建设的意义
58. 网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研究
59.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60.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61. “中国梦 赶考行”问题研究
62. 加强沧州市网络信息及舆论引导措施改进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