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科普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活动 > 正文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发布日期:2024-05-12    作者:     来源: 水利工程系     点击:

今天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一、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二、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常见灾害自救防范口诀

地震:

(1)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2)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3)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4)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5)室外地震需镇静,远离电线和高桥,野外地震同样险,避开山脚与陡崖。

(6)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前往附近避难所,关注灾情待救援。

火灾:

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外逃;简易防护,匍匐弯腰;慎入电梯,改走楼道;缓降逃生,不等不靠;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迷离险地,不贪不闹。

雷电:

大树下,山顶上,切莫停留用手机。有线网,电话机,都有可能遭雷击。强雷电,请断电,拔掉插头才安全。打伞行走别太高,金属饰品都除去。闪电雷声若相近,下蹲抱膝低头避。下车避雨不可取,车载娱乐要关闭。车窗全部要关紧,单车摩托不能骑。打篮球,踢足球,室外运动不可以,水上运动切勿去。

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之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上一条:我校举办“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下一条:预告!“典赞·科普中国”特别节目将于4月14日在央视播出,敬请关注

返回顶部